在上一課,我們建立了「好債務」與「壞債務」的概念。現在,我們要來認識銀行提供的眾多貸款產品中,最靈活、也最考驗您個人品牌的一種——信用貸款。
有擔保貸款 vs. 無擔保貸款
首先,您必須知道,銀行的貸款業務,主要分為兩大類:
1. 有擔保貸款 (Secured Loan)
- 白話解釋: 就像您去當鋪典當手錶換錢一樣,您必須提供一個「擔保品」(或稱為「抵押品」)給銀行,證明您有還款的誠意與後盾。
- 特性: 因為銀行手上有您的擔保品,對銀行來說風險較低,所以通常能提供您較高的額度、較低的利率、以及較長的還款年限。
- 範例:
- 「房貸」:最典型的有擔保貸款,您的「房子」就是擔保品。
- 「車貸」:您的「汽車」就是擔保品。
如果您還不出錢,銀行有權利(在法律程序後)查封並拍賣您的擔保品,來清償您的債務。
2. 無擔保貸款 (Unsecured Loan)
- 白話解釋: 您去借錢時,不需要提供任何實體的擔保品(不用抵押房子、車子)。
- 特性: 銀行完全是「看人」借錢,對銀行來說風險較高。因此,通常額度受限(法律規定不宜超過您月收入的 22 倍)、利率較高、還款年限也較短(通常最多 7 年)。
- 範例:
- 「信用貸款 (Personal Credit Loan)」:這就是我們這堂課的主角。
- 「信用卡」(包含預借現金與信用卡循環利息):這是信用貸款的另一種形式,通常利率極高。
信用貸款的本質:銀行買的是你的「信用」
既然「信用貸款」不需要抵押品,那銀行到底憑什麼敢借您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答案很簡單:銀行憑藉的,是您這個人過去所有金融行為的總結——也就是您的「信用 (Credit)」。
信用貸款,本質上就是銀行在評估您的「個人品牌」與「未來還款能力」後,願意「預先支付」給您的一筆資金。
「信用」在銀行的語言裡,不是一個抽象的道德概念,而是由以下幾個具體的分數所構成的:
- 您是誰? (身分特徵:職業、年資、任職公司規模)
- 您賺多少? (還款能力:月收入、年收入、是否有穩定的薪資轉帳證明)
- 您欠了多少? (負債狀況:總負債金額、負債佔收入的比例)
- 您過去的還款紀錄如何? (信用歷史:是否曾遲繳卡費、貸款?)
銀行會將這些資料,全部丟進一個評分模型,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這個人值不值得信賴?借錢給他的風險高不高?」
您的信用越好,銀行就越相信您未來會準時還款,因此越願意提供您更高的額度、更低的利率,把您當作 VIP 客戶。反之,如果您的信用不佳,銀行可能只願意給您很差的條件,甚至直接拒絕您的申請。
重點回顧
- 貸款分為「有擔保」(如房貸,風險低、利率低)和「無擔保」(如信貸,風險高、利率高)兩大類。
- 信用貸款是一種無擔保貸款,銀行不需要您提供任何抵押品。
- 銀行之所以願意借錢給您,憑藉的是對您「信用」的評估,包含您的職業、收入、負債、與還款紀錄。
- 您的信用越好,就越有機會爭取到更優惠的貸款條件(高額度、低利率)。
恭喜您!您現在了解了信用貸款的真實本質。您一定很好奇,銀行是透過什麼樣的「天眼」,才能知道您所有的信用資料?又是如何用一個「數字」來量化您的信用呢?
下一課,我們將深入探討信貸宇宙的兩大核心:APR (總費用年百分率) 與 聯徵 (JC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