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談「錢」?

在我們開始這門課程之前,我想先請您思考一個問題:當您聽到「借錢」或「負債」這兩個詞時,您腦中浮現的第一個感受是什麼?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通常是一個帶有負面色彩、讓人不安的詞彙。我們從小被教育「量入為出」、「儲蓄是美德」、「無債一身輕」。

這些觀念完全正確,它們是理財世界中最重要的基石,是防守的根本。

但如果我們的理財知識只停留在這裡,我們就忽略了金錢的另一個重要屬性:金錢,是一種「工具」。


破除迷思:「債務」是中性的金融工具

在現代金融中,「債務」本身是中性的。它就像一把鎚子,可以用來建造一棟房子(創造資產),也可能砸傷你的手(造成負擔)。

  • 傳統觀念: 負債 = 財務破洞 = 痛苦的來源。
  • 現代觀念: 負債是一種「槓桿」,是一個可以「加速」您財務目標的工具。

這堂課的目標,就是破除您對「借錢」的原始恐懼,學會用理性的、數學的眼光,去分辨「好債務」與「壞債務」,並學習如何安全地使用這個強大的金融工具。

辨識債務:好債務 vs. 壞債務

學會使用槓桿的第一步,就是學會辨識您眼前的債務,是正在幫您致富,還是讓您更窮。

壞債務 (Bad Debt) – 讓你越來越窮的負債

  • 定義: 任何用於購買「消耗性」或「快速貶值性」物品的負債。
  • 白話解釋: 這種債務,只會為您帶來短暫的快樂,和長期的帳單。它不會為您產生任何未來的收入。
  • 範例:
    • 為了買名牌包、度假、吃大餐而刷的「信用卡循環利息」。
    • 為了買一台很快就貶值的昂貴新車而辦的「高利率車貸」。
    • 任何為了「維持」您無法負擔的生活水平而產生的消費性借款。
  • 結果: 您的資產負債表上,負債增加了,但資產沒有增加。您每個月的現金流,都被拿去支付利息和本金,讓您能儲蓄和投資的錢變得更少。

好債務 (Good Debt) – 幫你建立資產的負債

  • 定義: 任何用於購買「生產性」或「潛在增值性」資產的負債。
  • 白話解釋: 這種債務,是用「別人的錢」(銀行的錢),去幫您買進一個未來可能會增值、或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
  • 範例:
    • 合理的房貸: 您用 2% 的利率,買進了一個未來可能會增值的房地產資產。
    • 學貸: 您投資在自己身上,以期未來能獲得更高的薪資收入(這就是您個人的「人力資本」資產)。
    • 創業貸款: 用於擴張一個已經被驗證能獲利的事業。

爭議區:以「投資」為目的的債務

這正是我們這門課程要深入探討的核心。

  • 定義: 您刻意去借一筆低利率的資金(例如 2% 的信貸),然後將這筆錢,投入到一個您預期報酬率更高的資產上(例如 7% 的市值型 ETF)。
  • 本質: 這是一種主動創造出來的「好債務」,您試圖賺取中間的「利差」。
  • 風險: 這種債務的「好壞」是有條件的。如果您的投資不幸虧損(例如報酬率變 -10%),那它就會立刻轉變為最糟糕的「壞債務」。

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這堂課不是要鼓勵您立刻去借錢All-in投資。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您的「金融識讀力 (Financial Literacy)」。讓您在未來面對銀行的信貸專員時,您不再是被動的推銷對象,而是能主動、理性地分析:

  1. 我借這筆錢的真實成本 (APR) 是多少?
  2. 我借來的錢,要投入的資產風險有多高?
  3. 我的現金流能否安全地覆蓋它?
  4. 我該如何管理這個槓桿?

重點回顧

  1. 金錢是中立的工具,「債務」也是。學會使用它,而不是懼怕它。
  2. 壞債務用於「消耗」,會讓您越來越窮。(例如:卡循)
  3. 好債務用於購買「資產」,有機會讓您更富。(例如:房貸)
  4. 以「投資」為目的的信貸,是一種有條件的好債務,其風險必須被嚴格計算與管理

恭喜您!您已經完成了第一課,建立了正確的金融心態。接下來,我們要正式來認識這堂課的主角,也是您未來將要使用的金融工具。

下一課,我們將要學習:到底什麼是「信用貸款」?

OP凱文
OP凱文

投資路上的伴讀小書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