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學會了如何看懂期貨合約的「規格表」。現在,我們要來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當一份期貨合約走到生命的終點——「到期日」那一天,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最終是如何了結的?這個了結的過程,就叫做「結算 (Settlement)」,而結算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期貨合約的結算,指的是在合約到期時,買賣雙方履行最終義務的程序。這個程序決定了您是會收到(或付出)一筆現金差額,還是真的需要去交付(或接收)合約所載明的那個「東西」。
現金交割 (Cash Settlement)
這是目前金融期貨市場最主流的結算方式,也是您在台灣交易股價指數期貨或股票期貨時唯一會遇到的方式。
- 核心概念: 不涉及任何實體商品的轉移。在合約到期時,交易所會訂定一個「最終結算價 (Final Settlement Price)」(通常是根據標的指數在到期日某段時間的平均價格計算而來)。然後,直接計算您當初建立部位的價格,與這個最終結算價之間的差額,將您的淨損益以現金的形式,在您的保證金帳戶中進行加減。
- 為什麼採用? 因為這類期貨的標的物本身就是「無形的」或「難以交付的」。
- 股價指數: 您不可能真的去買賣「一籃子加權指數」。
- 利率/匯率: 這些是抽象的數字概念。
- 白話解釋: 就像您跟朋友打賭下週的氣溫會不會超過 30 度。時間到了,答案揭曉,輸的人直接把賭輸的錢拿給贏家就好,不需要真的去「交付」或「接收」那個溫度。
- 台灣市場的應用: 所有在台灣期交所掛牌的股價指數期貨(TX, MTX, MTM, TE, TF)以及股票期貨(SSF),全部都是採用現金交割。
實物交割 (Physical Delivery)
這是期貨最原始的結算方式,主要應用在商品期貨(例如:農產品、金屬、能源)。
- 核心概念: 在合約到期時,賣方真的有義務將合約所載明的「實體商品」(例如:1000 桶原油、5000 蒲式耳黃豆),運送到交易所指定的倉庫或地點;而買方則有義務支付合約總價款,並接收這些實體商品。
- 為什麼採用? 因為商品期貨的原始目的,就是為了讓生產者(農夫)和需求者(食品廠)能實際進行商品的買賣與避險。
- 過程複雜性: 實物交割涉及到非常繁瑣的物流、倉儲、品質檢驗等程序,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與資源。
- 國際市場的應用: 您在國際市場上聽到的黃金期貨、白銀期貨、原油期貨 (WTI, Brent)、黃豆期貨、玉米期貨等等,絕大多數都是採用實物交割。
- 注意: 一般情況我想絕大多數的交易人也只是想賺價差,不會真的想要進入實物交割的情況,去真的拿到幾千桶原油,而券商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通常會有個機制預防這種情況發生。例如有些期貨商會在「第一通知日 (First Notice Day)」前三天先關閉網路交易,避免投資人誤下到即將到期的合約,並且在關閉網路交易的隔天,強制平倉投資人的多單;那如果是空單的話,會在「最後交易日 (Last Trading Day)」前兩日強制平倉空單,券商做這些事情就是避免投資人捲入複雜的實物交割流程。每家券商的做法可能略有差異,但都會有這樣的防呆機制。
| 結算方式 | 核心概念 | 適用商品 | 對交易者的意義 (台灣) |
| 現金交割 | 僅結算損益差額,不轉移實物 | 股價指數期貨、股票期貨、利率、外匯 | 您在台灣交易的股期、台指期都是這種,只需關心損益數字。 |
| 實物交割 | 需實際交付或接收合約標的物 | 農產品、金屬、能源等商品期貨 | 交易海外商品期貨時,務必在到期前平倉,避免被強制交割。 |
重點回顧
- 期貨合約到期時的了結方式稱為「結算」,分為現金交割與實物交割。
- 現金交割不涉及實物轉移,僅以現金結算損益差額,是台灣股價指數期貨與股票期貨的唯一方式。
- 實物交割需要實際交付或接收商品,主要應用於國際商品期貨。交易此類期貨的投機者必須在到期前平倉。
恭喜您!您現在了解了期貨合約從生到死的完整過程。接下來,我們要談談現代期貨市場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它讓交易不再侷限於白天。
下一課,我們將要學習:夜盤交易與國際連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