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課我們介紹了保證金,也提到了槓桿的概念,但可能有些人還是對於槓桿沒有什麼感覺,沒關係,我們這次來好好講一下槓桿。
簡單說他就是一把雙面刃,他可以放大獲利,也就可以放大虧損。
至於放大多少的損益呢?其實就是看你開幾倍槓桿!假如原本的獲利是5%,開3倍槓桿就會變15%的報酬,但反過來說虧損也就會從5%變成15%唷!
那為什麼槓桿讓人這麼又愛又恨呢?因為每個人的資金是有限的,一旦開太高的槓桿,很快就會把本金賠光,一旦賠光,要東山再起就會變得很困難。
槓桿如何放大你的「報酬」
讓我們用一個具體的數字來感受,也順便複習一下槓桿的算法:
- 情境: 您判斷市場即將上漲,決定做多一口「小型台指期貨 (MTX)」。
- 條件:
- 進場點位:20,000 點
- 投入資金:您只放入最低要求的原始保證金 46,000 元
- 合約價值:
20,000 點 × 50 元/點 = 1,000,000 元
- 您的槓桿倍數:
1,000,000 / 46,000 ≈ 21.7 倍
幸運的劇本:市場如您預期,上漲了 200 點 (僅僅 1% 的漲幅)
- 您的獲利:
200 點 × 50 元/點 = 10,000 元 - 您的投資報酬率 (ROI):
獲利 10,000 元 / 投入本金 46,000 元 ≈ +21.7%
看到了嗎?市場指數僅僅上漲了 1%,但因為 21.7 倍的槓桿,您的本金獲利率卻高達 21.7%!這就是槓桿放大報酬的驚人威力。如果您是買進價值 46,000 元的股票ETF,市場漲 1%,您只會賺到 460 元。
但是…聽起來是很美好沒錯,可是我們做交易之前,要先想到風險呀!
槓桿如何放大你的「風險」
槓桿是一把完全中立的雙面刃,它會以完全相同的倍數,放大您的虧損。
讓我們用完全一樣的條件,來看另一個劇本:
- 情境: 您做多一口小台指,但市場不如預期。
- 不幸的劇本:市場下跌了 200 點 (僅僅 1% 的跌幅)
- 您的虧損:
200 點 × 50 元/點 = -10,000 元 - 您的投資報酬率 (ROI):
虧損 10,000 元 / 投入本金 46,000 元 ≈ -21.7%
市場指數僅僅下跌了 1%,您的本金就虧損了超過五分之一。這就是為什麼在期貨市場,風險控管遠比預測行情更重要。一個錯誤的決策,加上過高的槓桿,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對您的資產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更可怕的是,如果市場出現極端的跳空行情(例如下跌 5%),您的虧損將會超過您投入的原始保證金,這就是所謂的「穿倉」,您不僅賠光了本金,還倒欠期貨商錢。
槓桿是一把雙面刃,你必須學會駕馭它
槓桿本身沒有好壞,它只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一位專業的賽車手,懂得如何駕馭大馬力的引擎;而一位新手,則可能因為油門踩得太深而在第一個彎道就失控。
在期貨交易中,駕馭槓桿的唯一方法,就是我們在上一課學到的:主動降低你的實際操作槓桿。
- 新手操作方式 (高風險): 帳戶放 46,000 元 → 交易一口小台指 → 槓桿 21.7 倍
- 專業操作方式 (低風險): 帳戶放 334,000 元 → 交易一口小台指 → 槓桿 3 倍
雖然兩者交易的都是同一口合約,但後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心理穩定度,以及在市場中存活下來的機率,都遠遠高於前者。各位可以把上面的公式帶入三倍槓桿的數字,你會發現即使遇到虧損,承受風險的能力也會變強很多,受到的壓力少才能讓你保持清醒,不會因為重大虧損而亂下單。
重點回顧
- 槓桿源於保證金制度:用一小筆保證金,去控制一個總價值巨大的合約,這中間的差距就是槓桿。
- 槓桿是雙面刃:它會以完全相同的倍數,同時放大您的報酬與風險。
- 駕馭而非被駕馭:我們無法消除槓桿,但可以透過主動增加帳戶資金的方式,來降低實際操作槓桿,這是在期貨市場長期存活的關鍵。
您現在已經深刻理解了期貨交易的動力核心——槓桿。在我們真正下單之前,還需要了解交易過程中會產生的各項費用。
下一課,我們將要學習:期貨交易成本:手續費、交易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