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技術分析?——傾聽市場的聲音

好的,我們正式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

如果說基本面分析是「科學」,那麼接下來要談的技術分析就更像一門「藝術」與「心理學」。它不問公司好不好,只問市場現在的情緒是什麼。

想像一下,基本面分析師像一位偵探,他會深入調查一家公司的所有背景資料,試圖找出它的真實價值。

而技術分析師則像一位天氣預報員。他不會去研究大氣物理學的複雜原理,而是專注於觀察過去的衛星雲圖、氣壓和溫度變化(也就是歷史圖表),從中找出規律,來預測明天的天氣(也就是未來的股價走勢)。


1. 核心思想:價格反映一切,歷史會重演

技術分析建立在兩個非常重要的假設之上:

A. 價格已反映一切資訊 (Price Reflects Everything)

  • 概念: 技術分析者相信,任何可能影響股價的因素——無論是公司的財報、產業新聞、國家的政策,甚至是投資人的恐懼與貪婪——都已經即時地反映在「股價」上了。
  • 所以: 您不需要花時間去研究那些繁雜的資訊,因為市場已經透過價格給出了它的最終判斷。您只需要專心研究「價格圖表」本身就夠了。

B. 歷史會重演 (History Repeats Itself)

  • 概念: 驅動市場漲跌的,是成千上萬的投資人。而人性(貪婪、恐懼、希望、失望)在幾百年來幾乎沒有改變。
  • 所以: 這些集體的人性情緒,會在股價圖上形成一些有規律、可辨識的「圖形」或「模式」。過去會出現的模式,未來也很可能會一再出現。技術分析的目標,就是找出這些重複出現的模式,並利用它們來預測未來。

2. 技術分析的三大支柱

技術分析師在看盤時,主要關注三個關鍵元素:

  • 價格 (Price): 這是最重要的元素。股價的漲跌、最高價、最低價、開盤價、收盤價,都是分析的核心。我們將在下一課學習如何透過「K線」來解讀價格。
  • 成交量 (Volume): 在特定時間內買賣的股票總數量。成交量代表市場的「人氣」或「參與度」。
    • 比喻: 如果說價格是「車速」,那麼成交量就是「油門」。
    • 一個價格的上漲如果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代表很多人都認同這個趨勢,趨勢可能可以持續。反之,如果上漲時成交量很小,可能只是一小群人的自嗨,趨勢的力道就值得懷疑。
  • 時間 (Time): 趨勢與圖形模式會在不同的時間週期中形成,例如短期的分、時線圖,中期的日、週線圖,以及長期的月線圖。分析不同的時間週期,可以得到不同的市場洞見。

3. 基本面 vs. 技術分析——好夥伴而非敵人

很多初學者會問:「我到底該學哪一種?」

事實上,這兩者並非互相排斥,它們只是在回答不同的問題:

  • 基本面分析 (FA): 回答「該買什麼 (WHAT)」的問題。它幫助您從數千家公司中,篩選出值得投資的優質公司。
  • 技術分析 (TA): 回答「何時買賣 (WHEN)」的問題。它幫助您為選定的好公司,找到一個相對有利的進場或出場時機。

許多成功的投資人會將兩者結合使用。他們會先用基本面分析挑選出一家好公司,放進觀察名單,然後用技術分析等待一個好的買點出現(例如股價回檔到支撐點,或出現一個明顯的底部反轉訊號)再進場。


重點回顧

  1. 核心思想: 技術分析是透過研究「過去」的市場數據(主要是價格與成交量),來預測「未來」的價格趨勢。
  2. 兩大假設: 它相信「價格已反映一切資訊」,以及由人性驅動的「歷史會重演」。
  3. 三大支柱: 價格、成交量、時間是技術分析師最關注的三個元素。
  4. 互補關係: 基本面分析幫您選「好股」,技術分析幫您選「好時機」,兩者可以相輔相成。

我們已經了解了技術分析的哲學。接下來,我們要學習它的語言。而所有股價圖的基礎,都來自於一個小小的、卻蘊含豐富資訊的圖形。

我們將從解讀股價圖的最基本單位開始。我們將要學習:K線 (Candlestick) 的奧秘

OP凱文
OP凱文

投資路上的伴讀小書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