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財務比率分析——讓數字自己說話

財務比率就像是醫學上的「健康指數」(例如 BMI、血壓值),它將財報上兩個相關的數字放在一起比較,得出一個標準化的指標,讓我們可以快速評估公司的經營效率與財務狀況。

我們將重點學習三個最重要的面向:獲利能力、公司體質與成長潛力。


1. 獲利能力:這家公司是個好生意嗎?

這類比率是用來衡量公司利用其資源賺錢的效率。

A.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Return on Equity)

  • 它回答什麼:「公司為股東賺錢的效率有多高?」
  • 比喻: 如果您是老闆(股東),投入了 100 元自有資金(股東權益),ROE 就是告訴您,公司用這 100 元能幫您賺回多少錢。
  • 計算公式: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 = (稅後淨利 / 平均股東權益) * 100
  • 如何解讀:
    • ROE 是巴菲特最重視的指標之一。一般來說,長期穩定維持在 15% 以上的 ROE,通常代表這是一家體質良好、很會幫股東賺錢的好公司。
    • 我們不僅要看單一年度的數字,更要觀察過去 5-10 年的趨勢是否穩定或持續成長。

B. 資產報酬率 (ROA, Return on Assets)

  • 它回答什麼:「公司運用所有資產(不論是借來的還是自己的)賺錢的效率有多高?」
  • 計算公式:資產報酬率 (ROA) % = (稅後淨利 / 平均總資產) * 100
  • 如何解讀:
    • ROA 衡量的是公司管理階層運用「所有資源」的綜合能力。
    • 如果一家公司的 ROE 很高,但 ROA 很低,這可能是一個警訊。這代表公司的高獲利主要是靠借很多錢(高財務槓桿)來支撐的,而不是靠其本業的經營效率,這樣的風險相對較高。

2. 公司體質:公司財務結構穩不穩?

這類比率是用來檢視公司的財務健康狀況,特別是它的負債水平。

C. 負債比率 (Debt Ratio)

  • 它回答什麼:「公司的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靠借錢來的?」
  • 比喻: 就像一個人買房子,負債比率就是告訴我們,這間房子有多少比例的錢是來自銀行貸款。
  • 計算公式:負債比率 % = (總負債 / 總資產) * 100
  • 如何解讀:
    • 一般來說,負債比率應小於 50%。如果超過 50%,代表公司一半以上的資產都是借來的,財務風險較高,在景氣不好時可能會有利息還不出來的壓力。
    • 不過,這個比率在不同產業間差異很大。例如,金融業或資本密集的產業(如營建、航空)的負債比率天生就比較高,所以在比較時,最好是跟同產業的公司進行比較。

3. 成長潛力:公司未來還能繼續壯大嗎?

除了當下的獲利與體質,我們更關心公司未來的發展。

D. 營收成長率 & 每股盈餘 (EPS) 成長率

  • 它們回答什麼:「公司的業務和獲利是否正在擴張?」
  • 計算公式:成長率 % = ( (今年數字 - 去年同期數字) / 去年同期數字 ) * 100
  • 如何解讀:
    • 營收 (Revenue) 是公司成長的火車頭。如果一家公司的營收無法持續成長,甚至開始衰退,那麼長期的獲利也很難維持。我們希望看到穩定且持續的營收成長。
    • EPS 的成長則是最終的成果展現。一家好公司不僅要營收成長,更要把成長的營收有效地轉換為股東的實質獲利。
    • 觀察這兩個成長率的長期趨勢,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公司是處於成長期、成熟期還是衰退期。

重點回顧

  1. 獲利能力 (ROE): 衡量公司為股東賺錢的效率,長期穩定在 15% 以上是理想目標。
  2. 公司體質 (負債比率): 檢視公司的財務風險,一般情況下應低於 50%。
  3. 成長潛力 (營收與EPS成長率): 判斷公司的發展趨勢,我們尋找的是能夠持續成長的公司。
  4. 比較的重要性: 財務比率不能只看絕對數字,更重要的是進行「趨勢比較」(跟公司自己的過去比)和「同業比較」(跟競爭對手比)。

學會了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體質與獲利能力後,接下來就要進入投資決策中最關鍵的一環:這家公司雖然好,但現在的「價格」到底便不便宜?值不值得買?

我們將要學習:如何評估股票的價值?

OP凱文
OP凱文

投資路上的伴讀小書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