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擁有資產」到「管理風險」的進階工具
當你聽到「期貨」與「選擇權」時,腦中可能會浮現專業交易室裡複雜的螢幕,或是一些高風險的暴富與破產故事。這類被稱為「衍生性金融商品 (Derivatives)」的工具,確實是投資世界中的高階領域。
它們與股票、債券的根本不同在於:你買賣的不是資產的「所有權」,而是一份關於資產未來價格的「合約」。
對於不理解規則的人,這類工具是極其危險的財務陷阱。但對於懂得運用的專業人士,它們卻是可以用來避險、放大策略效果、甚至創造額外現金流的強大武器。這堂課的目的,不是要教你如何成為一位短線交易員,而是要為你揭開這兩項工具的神秘面紗,理解它們的運作邏輯與風險邊界。
核心知識 (一):期貨 (Futures) 的運作邏輯
定義: 期貨是一種標準化的「遠期合約」,約定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以現在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特定數量的標的資產。
概念解析: 想像一下,你是一位麵包師傅,擔心三個月後小麥價格會大漲。於是你現在就跟農夫簽訂一份合約,約定三個月後,用今天市場上的價格,向他購買 10 噸小麥。這份「鎖定未來價格」的合約,就是期貨的雛形。
三大核心特點:
- 槓桿交易: 你不需要支付合約的全部價值,只需要存入一筆稱為「保證金 (Margin)」的押金(通常為合約價值的 5-15%),就可以操作完整的合約。
- 雙向操作: 你可以「做多」(買入期貨合約),賭未來價格上漲;也可以「做空」(賣出期貨合約),賭未來價格下跌。
- 每日結算制度: 你的帳戶損益,會「每日」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進行計算。如果虧損導致你的保證金低於一定水平,你就必須補繳資金(追繳保證金),否則你的部位將被強制平倉。
【槓桿範例】
假設「台股指數期貨」在 20,000 點,一口大台指合約的價值就是 20,000 點 x 200 元/點 = 400 萬元。
以前期交所會把槓桿控制在20倍上下,近年則是控制在12~16倍,這裡為了數字方便計算,我們先用20倍槓桿做範例。
- 操作股票 (0050): 你需要拿出 400 萬元 的本金。
- 操作期貨 (大台指): 你只需要拿出約 20 萬元 的保證金。
- 結果: 如果台股上漲 1%,合約價值增加 4 萬元。對於股票投資者,報酬率是 1%;對於期貨投資者,報酬率是
4萬 ÷ 20萬 = 20%
。獲利(與虧損)都被槓桿放大了 20 倍。
核心知識 (二):選擇權 (Options) 的運作邏輯
定義: 選擇權是一份賦予「買方」權利的合約。買方支付一筆「權利金 (Premium)」後,便獲得了在未來特定時間內,以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某項資產的「權利,但沒有義務」。
概念解析: 想像你在看一間預售屋,你非常喜歡,但還不確定未來是否會漲價。你支付了 10 萬元「訂金」(權利金),與建商約定,三個月內,你都有權利以 1000 萬的「約定價」買下這間房子。
- 情境A (房價大漲): 三個月後,房價漲到 1200 萬。你很開心,決定「履行權利」,用 1000 萬買下,立刻賺取價差。
- 情境B (房價下跌): 三個月後,房價跌到 800 萬。你決定「放棄權利」,不去買這間房子。你最大的損失,就是那一筆拿不回來的 10 萬元訂金。
選擇權的四種基本角色:
- 買進買權 (Buy Call): 支付權利金,賭未來價格大漲。獲利潛力無限,最大虧損為已付的權利金。
- 買進賣權 (Buy Put): 支付權利金,賭未來價格大跌。獲利潛力巨大,最大虧損為已付的權利金。
- 賣出買權 (Sell Call): 收取權利金,賭未來價格不漲過約定價。最大獲利為收到的權利金,虧損潛力無限。
- 賣出賣權 (Sell Put): 收取權利金,賭未來價格不跌破約定價。最大獲利為收到的權利金,虧損潛力巨大。
進階理解:衍生性商品的實際應用情境
1. 應用情境一:避險 (Hedging)
這是衍生性商品被發明出來的最主要目的。
- 情境: 你是一位長期投資者,持有大量績優股,但預期未來三個月市場可能因選舉而大幅回檔。你不想賣掉長期持股,又想保護資產。
- 策略: 你可以「買進賣權 (Buy Put)」。這就像為你的股票組合買一份「下跌保險」。如果市場真的大跌,你股票的虧損,可以由賣權的獲利來部分抵銷。
2. 應用情境二:方向性投機 (Directional Speculation)
這是最常見、但風險也最高的應用。
- 情境: 你經過深入研究,強烈看好某項資產在短期內會大漲。
- 策略: 你可以用一小筆資金「買進買權 (Buy Call)」或「做多期貨」。如果判斷正確,槓桿效應會讓你的報酬率遠高於直接買入股票;但如果判斷錯誤,你也可能在短時間內損失全部投入的資金。
3. 應用情境三:創造現金流
這是很實用的策略,但可惜的是只能在美股選擇權這種以實物交割作為結算方式的地方使用,主要就是是透過「賣出賣權」來實現。
- 情境: 你長期看好某家公司,它目前股價120元,而你願意在股價 100 元時買入。
- 策略: 你可以「賣出履約價 100 元的賣權 (Sell Put)」,並收取一筆權利金。
- 結果A (股價未跌破100): 選擇權到期,你穩穩賺到這筆權利金,成為額外收入。
- 結果B (股價跌破100): 你必須履約,用 100 元的價格買入該公司股票。但這本來就是你計畫要做的事,而你實際的買入成本,還因為預收了權利金而更低。
台灣的個股選擇權主要有兩大問題,第一是成交量不夠,第二是現金結算。不過台指選擇權交易量算是OK的,如果你願意在指數價格跌破履約價時,以不開槓桿的方式去做多一口小台指,並且之後持續換月轉倉,那其實也會有同樣的效果,但這門課程主要是針對新手去介紹投資理財的概念,所以這種類型的選擇權策略知識我們先簡單帶過就好。
總結與行動:給新手的最終提醒
自我檢核 (思考題)
- 你是否能清晰地分辨:交易期貨與選擇權,風險是在於槓桿,而不是工具本身?
行動指南
- 嚴格遵守「能力圈」原則: 在你尚未完全精通股票與 ETF 投資之前,請將期貨與選擇權視為「暫時」在你能力圈之外的工具。
- 從模擬交易開始: 如果你對此領域極感興趣,請務必使用「模擬交易」進行至少三個月到半年的練習,在沒有真實金錢壓力下,感受槓桿的威力與風險。
- 極小部位原則: 如果決定投入真實資金,在有開槓桿的情況下,請注意停損與資金控管,這些投資資金必須是不會影響生活的錢。槓桿建議壓在三倍以下,槓桿越高越容易失心瘋。
金句
期貨與選擇權,本身自帶槓桿,如果你是想要作為投資工具,請把槓桿壓低。如果是想要做為交易工具,槓桿是一把雙面刃,請記得停損與資金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