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與固定收益:你投資組合的穩定基石

在我們探討股票、ETF 等成長型資產時,我們關注的是如何讓財富「增長」。但一個完整的投資組合,不僅要考慮進攻,更要考慮防守

「債券與固定收益」資產,就是您投資組合中最重要的防禦力量。它的核心任務不是創造驚人的獲利,而是在市場混亂時,提供穩定性可預測的現金流,保護您的資產免受劇烈波動的衝擊。


工具解析:債券的本質 — 一張有利息的「借據」

當您購買債券時,您並不是在買一家公司的所有權(股票),而是在「借錢」給一個發行機構(可能是政府或企業)。

作為回報,對方會給您一張「借據」,這張借據上清楚地寫著:

  1. 本金 (Principal / Face Value): 您借出去的總金額,也是對方承諾在未來歸還給您的金額。
  2. 票面利率 (Coupon Rate): 對方承諾定期支付給您的利息,通常是固定的比率。
  3. 到期日 (Maturity Date): 對方承諾歸還您全部本金的日期。

因為它能提供可預測的、固定的現金流收入,所以被統稱為「固定收益 (Fixed Income)」產品。

債券的種類:認識不同的風險與報酬

不是所有的借據信用都一樣。根據發行方的不同,債券的風險與報酬也截然不同:

  • 政府公債 (Government Bonds):
    • 發行方: 國家政府(例如美國財政部發行的「美國公債」)。
    • 特性: 由國家信用擔保,違約風險極低,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之一。
    • 角色: 投資組合的「壓艙石」,提供最穩固的防禦。
  • 投資等級公司債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s):
    • 發行方: 信用評級良好(例如 BBB- 以上)的大型企業。
    • 特性: 違約風險比公債稍高,但提供的利息(報酬)也更有吸引力。
    • 角色: 兼顧穩定與收益的平衡型資產。
  • 高收益債 (High-Yield Bonds / Junk Bonds):
    • 發行方: 信用評級較低(例如 BB+ 以下)的企業。
    • 特性: 為了吸引投資人,它們提供非常高的利息,但伴隨而來的是最高的違約風險。
    • 角色: 應只作為小比例的衛星配置,其價格波動有時更像股票而非債券。

債券的兩大核心風險

雖然債券比股票穩定,但它絕非零風險。您必須了解兩個最核心的風險:

1. 利率風險 (Interest Rate Risk)

這是債券最核心、也最容易被誤解的風險。

  • 核心規則: 市場利率與已發行債券的市場價格,呈現「蹺蹺板」關係(反向變動)。
  • 白話解釋:
    1. 您手上有一張年利率 2% 的舊債券。
    2. 這時,銀行(市場)升息,新發行的債券利率變成了 3%。
    3. 您手上那張 2% 的舊債券,吸引力瞬間下降。如果您想在市場上(次級市場)把它賣掉,就必須「降價出售」,它的市場價格就會下跌
    4. 反之,如果市場降息到 1%,您手上 2% 的舊債券就會變得更值錢,市場價格會上漲

2. 信用風險 (Credit Risk)

  • 核心規則: 發行債券的機構(借錢方),有可能會「違約 (Default)」。
  • 白話解釋: 就是您借錢的對象,可能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導致無法支付利息,甚至無法償還本金。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公債被視為安全(因為美國政府違約機率極低),而高收益債的風險很高。

關鍵區別:買「單一債券」 vs 買「債券ETF」

在台灣要直接購買單一張債券,資金門檻通常較高。因此,許多人會選擇透過「債券 ETF」來參與。但您必須清楚地知道:這兩種工具,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A. 購買「單一債券」 (例如:直接買一張10年期美國公債)

  • 本質: 您是在簽訂一份有明確起點與終點的「財務合約」。
  • 合約承諾:
    1. 期間: 未來 10 年,政府每年都會付給您約定的利息。
    2. 期滿: 10 年後,政府會完整地將您的本金歸還給您。
  • 風險特性:
    • 只要發行方不違約,並且您「持有至到期 (Hold to Maturity)」,您在買入那一刻起,就已經鎖定了持有到期的總回報。
    • 在這 10 年間,市場利率的波動,只會影響這張債券在二手市場上的「轉讓價格」(市價)。但只要您不提前賣出,這些中間的價格波動對您來說,就只是帳面上的雜訊,與您最終拿回本金和利息的結果完全無關

B. 購買「債券 ETF」 (例如:一檔中期美國公債ETF)

  • 本質: 您不是在簽訂合約,而是聘請了一位基金經理,去管理一個「永不間斷、永遠不會到期」的債券投資組合。
  • 經理的任務:
    1. 分配收益: 將整個投資組合收到的所有利息,定期地以「配息」方式分配給您。
    2. 維持組合特性: 為了讓這檔 ETF 永遠符合其目標(例如:平均存續期間在 7-10 年),經理必須不斷地賣出即將到期的舊債券,同時買入符合目標的新債券。
  • 風險特性:
    • 由於債券 ETF 的本質是一個永遠不會到期的資產池,所以它沒有「持有至到期就保本」這個選項
    • 它的淨值 (NAV) 會持續、永久地受到「利率風險」的影響。
    • 當市場利率上升,基金經理持有的舊債券價格會下跌,整個組合的淨值會跟著下跌
    • 當市場利率下降,組合的淨值則會上漲

簡單總結:

  • 單一債券: 核心是「到期還本」,風險主要在於「信用風險」和您是否提前賣出
  • 債券 ETF: 核心是「資產組合管理」,風險主要在於「利率風險」(淨值會隨利率波動)和「信用風險」(組合內)。

行動指南:我該如何配置?

  • 工具選擇:
    • 如果您要買債券,但發現在國內的資金門檻很高,可以考慮透過海外券商購買「單一債券」。
    • 如果您清楚理解債券 ETF 的特性(沒有到期保本、淨值會隨利率波動),並希望透過它來快速、低成本地獲取一籃子債券的分散性與現金流,那債券 ETF 也是一個OK的選項。購買前,請務必看清楚 ETF 的公開說明書
  • 配置思考:
    • 債券並非必需品,尤其是對年輕人。 如果您的年齡在 35 歲以下,且已有足夠的保險與緊急預備金,將資產 100% 投入成長型資產(如股票/ETF)是完全可接受的。
    • 保守型股票的替代: 如果您真的想在組合中加入保守選項,電信股金融股的波動性相對較低,也能提供穩定現金流,是可考慮的替代方案。
    • 隨年齡增長而調整: 隨著您年齡增長、接近退休,對抗波動風險的能力會逐漸下降。這時,就應該開始思考,逐漸增加債券(或債券 ETF)這類資產的比例,以降低整體組合的波動性,並提供穩定的退休現金流。

重點回顧

  1. 債券的本質是「借據」,在投資組合中扮演「防守」與「穩定現金流」的角色。
  2. 債券的主要風險是「利率風險」(價格與市場利率呈反向變動)和「信用風險」(發行方違約)。
  3. 單一債券債券 ETF 是完全不同的工具。前者有「到期保本」的特性(只要不違約並持有到期);後者是一個「永不到期」的資產組合,其淨值會永久隨利率波動
  4. 對年輕投資人,債券並非必需品;但隨年齡增長,應考慮逐步增加其配置,以降低組合風險。
OP凱文
OP凱文

投資路上的伴讀小書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