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ETF,持續學習與常見問題

您的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自主學習的開始。市場永遠在變化,新的 ETF 商品層出不窮,總體經濟情勢也瞬息萬變。一位成功的投資者,必須像一位永不懈怠的雷達兵,持續掃描市場,保持自己的知識庫永遠在最新的狀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您不需要知道所有事,但您必須知道去哪裡找到「對」的事。以下將為您建立一個可持續的資訊獲取系統,分為「定期巡航」與「深度探索」兩個層面。


1. 定期巡航:您的日常與每週情報站

這是為了讓您與市場保持同步,但又不過度焦慮的資訊來源。

  • 每日必做 (5分鐘):
    • 瀏覽券商App自選清單: 快速掃描您持股與觀察名單的報價與漲跌幅,對當天的市場氛圍有個大概了解即可。目的不是要您做任何交易決策,只是保持接受新知。
    • 閱讀一則財經頭條: 選擇一個您信賴的財經媒體(如《鉅亨網》、《MoneyDJ理財網》),閱讀當天最重要的一則國內外財經新聞標題與摘要。了解今天影響市場最重要的事件是什麼。
  • 每週必做 (30分鐘):
    • 週末回顧ETF表現: 打開我們在第十課介紹的專業網站(如ETF觀測站MoneyDJ ETF頻道),查看「ETF龍虎榜」或週報,了解過去一週,哪些類型的 ETF 表現最好?哪些資金淨流入最多?這能幫助您了解市場的資金流向與熱點變化。
    • 閱讀一篇深度分析文章: 許多財經網站、投資KOL或投信官網,每週都會發布一些針對市場趨勢或特定ETF的分析文章。花點時間閱讀一篇,為自己的知識庫充電。

2. 深度探索:當您需要做功課時

當您想研究一檔新的 ETF,或是對市場未來趨勢感到迷惘時,就需要啟動深度探索。

  • 回到我們的老朋友:
    • 官方數據查證: 證交所 e添富ETF發行商(投信)官網永遠是您查證費用率持股明細配息紀錄等最權威的來源。
    • 數據比較分析: ETF觀測站是您比較同類型 ETF 優劣的最佳利器。
    • 宏觀趨勢分析: 財經M平方能幫助您從全球總體經濟的角度,理解市場的長期趨勢,找到對應的投資機會。
  • 拓展您的知識邊界:
    • 閱讀經典書籍: 投資大師的智慧結晶,是建立您長期投資哲學最穩固的基石。例如約翰·柏格的《共同基金必勝法則》、班傑明·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 追蹤優質的財經Podcast或YouTube頻道: 選擇那些專注於數據分析與長期投資理念,而非報明牌、喊多空的創作者。
    • 參與社群討論,但保持警醒: 在專業的投資論壇或社群中,您可以看到多元的觀點。但請永遠記得,您是去「收集資訊」和「啟發思考」,而不是去「尋求認同」或「跟單」。永遠要用您在這堂課學到的分析框架,去過濾您聽到的每一則訊息。

您現在已經擁有了持續升級自己投資知識庫的方法。

好,我們來到這趟學習旅程的最後一站。一些常見問題的討論,也許這些問題,也正是您心中所想的。

常見問題一:如果我開始投資後,市場就崩盤了怎麼辦?

回答:

首先,恭喜你!如果你是採用定期定額的策略,市場崩盤(大跌)反而是你最好的朋友。因為這意味著,在你投資的早期,你就有機會用同樣的錢,買進大量「打折」的便宜資產,大幅降低你的平均成本。

關鍵在於你的心態行動。你需要做的不是恐慌賣出,而是堅守紀律,繼續扣款。請記住,市場的長期趨勢是向上的,每一次的大跌,事後看來都是絕佳的進場機會。你唯一需要確定的,是你投入的錢是未來 5-10 年不會動用的閒錢。

常見問題二:我應該持有幾檔 ETF 比較好?會不會太多或太少?

回答: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少即是多」。

一個由 2到4檔 ETF 組成的投資組合,就已經非常足夠,而且管理起來最有效率。一個經典的配置可能長這樣:

  • 核心持股 (70-80%): 1檔全球或美國的市值型 ETF (如 VT 或 VOO)。
  • 衛星持股 (20-30%): 1-2檔你特別看好的區域、產業或策略型 ETF (例如:台股市值型 006208、高股息 00878、或債券型 00679B)。

持有過多(例如十幾檔)的 ETF,不僅會讓管理變得複雜,也可能因為持股過度重疊,反而失去了分散風險的意義,變成一碗昂貴的「大雜燴湯」。

常見問題三:投資 ETF 賺到的錢,需要繳稅嗎?

回答:

是的,需要,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1. 股利所得稅:
    • ETF 分配給你的股利,會被計入你個人的「綜合所得總額」,在每年五月報稅時一起申報。股利所得稅的納稅方式分為「合併課稅」、「分離課稅」兩種,投資人可以依據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進行報稅。
    • 股利如果在94萬以下,通常會選擇合併課稅,股利所得最高可以抵減8萬元,對小資族來說是一大福音。
    • 如果選擇分離課稅,股利所得將採單一稅率 28% 計算,再加上綜合所得稅,即為當年度應繳納的稅額。
    • 提醒各位,本課程內容可能會因為來不及更新而與當時最新稅率不同,繳稅前請記得再次確認。另外,關於稅務的問題其實不用太傷腦筋,因為可以透過試算的功能找到對自己最適合的選項。
  2. 證券交易所得稅:
    • 目前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得稅是停徵狀態,所以賣出 ETF 的價差(資本利得)是不用繳稅的
    • 海外獲利則是100萬以下免申報,100萬以上要申報,然後基本所得額超過750萬就會有基本稅額,但要跟綜所稅比,看哪個高就繳哪個。

總結

現在,輪到您上場的時刻了。

對於這整門 ETF 課程,從基本觀念、種類、實戰、分析到資產配置,您在學完之後,是否覺得自己離財務自由又更進一步了呢?祝各位財運昌隆。

OP凱文
OP凱文

投資路上的伴讀小書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