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你的第一筆交易——從開戶到下單的實戰指南

恭喜您!在學會了理論基礎後,我們終於要踏出實戰的第一步了。這一課的目標是讓您清楚了解如何開立帳戶、如何看懂下單軟體,以及交易時會產生哪些費用。


1. 如何選擇券商與開立證券戶

您不能直接走進證券交易所買股票,所有交易都必須透過「證券商」(簡稱券商) 來進行。券商是您在股票市場中的代理人。

在台灣,要開始買賣股票,您通常需要一次開立三個相關的帳戶:

  1. 證券買賣戶: 這是在「券商」開立的帳戶,專門用來下單買賣股票。
  2. 證券集保戶: 您買來的股票不是一張張的紙,而是電子化的紀錄。這個帳戶就像您的「股票倉庫」,用來存放您名下的所有股票。
  3. 銀行交割戶: 這是在「銀行」開立的特定帳戶,與您的券商帳戶綁定。買股票時,款項會從這裡扣除;賣股票時,錢會存入這裡。

這三個帳戶通常在選擇一家券商時,可以一次性辦理好。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券商?

  • 手續費折扣: 這是最實際的考量。法規公定的手續費是成交金額的 0.1425%,但券商為了競爭,通常會提供折扣,例如 6 折、5 折,甚至更低。長期下來,這會省下不少錢。
  • 下單軟體/APP的友善度: 對於初學者來說,一個介面清晰、操作直覺的 APP 非常重要。您可以先下載幾家券商的 APP 試用看看。
  • 營業員的服務: 有些人喜歡有專屬的營業員,遇到問題時可以打電話詢問。如果您偏好這種服務,可以選擇據點較多或風評較好的券商。

2. 看懂券商APP的下單介面

當您開好戶、登入券商的 APP 後,下單畫面通常會包含以下幾個關鍵選項:

  • 買進 / 賣出: 這是最基本的,決定您要執行哪個動作。
  • 交易單位:
    • 張: 在台股,一張股票等於 1,000 股。這是傳統的交易單位。
    • 股: 如果您想買賣的數量不足一張,例如 100 股、50 股,這就是「零股交易」。現在盤中也可以進行零股交易,對於資金不多的初學者非常友善。
  • 委託價格:
    • 限價單 (Limit Order):初學者強力推薦使用。 這是您「指定一個價格」來進行買賣。
      • 買進時: 您設定的價格是「您願意付出的最高價」。成交價只會等於或低於您設定的價格。
      • 賣出時: 您設定的價格是「您願意接受的最低價」。成交價只會等於或高於您設定的價格。
    • 市價單 (Market Order): 不指定價格,直接以市場上當時最有利的價格立刻成交。優點是成交速度快,但缺點是成交價可能不如預期,尤其在股價劇烈波動時風險較高。

3. 交易成本知多少?

在股票交易中,除了股票本身的價格,還有兩筆固定的費用是您必須知道的。

A. 券商手續費

  • 時機: 買進賣出時,都會被收取一次。
  • 費率: 成交金額的 0.1425%
  • 折扣: 這筆費用會再乘上券商給您的折扣。例如,如果您在 A 券商下單 10 萬元,手續費折扣為 5 折,那費用就是:100,000×0.1425%×0.5=71 元。

B. 證券交易稅

  • 時機: 只有在賣出股票時,才會被收取。
  • 費率: 成交金額的 0.3% (此為固定費率,沒有折扣)。
  • 計算: 假設您以 10 萬元賣出股票,要繳納的證交稅就是:100,000×0.3%=300 元。

總結來說: 買股票的成本是「成交價金 + 手續費」;賣股票的收入是「成交價金 – 手續費 – 證交稅」。


重點回顧

  1. 開戶準備: 投資台股需要開立證券戶、集保戶與銀行交割戶,可以透過券商一次辦理。選擇券商時,可考量手續費折扣與 APP 好用度。
  2. 下單指令: 看懂下單介面的「張/股」、「限價/市價」等關鍵字。初學者建議使用「限價單」以控制成本。
  3. 交易成本: 買賣股票時,都要支付「手續費」(有折扣);但只有在賣出時,才需要繳納「證券交易稅」(0.3%,無折扣)。

您已經學會了開戶與下單的完整流程。但在您真正投入資金之前,還有幾個所有成功投資人都必須先建立的重要觀念。

我們將來學習:投資前必須知道的重要觀念

OP凱文
OP凱文

投資路上的伴讀小書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