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學會了如何挑選 ETF、如何配置艦隊、如何將艦隊投入戰場。現在,您需要學習一位成功艦隊司令官最重要的特質:戰略定力。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不因一時的風浪而輕易改變航向,並懂得如何定期保養艦隊,讓它能航行得更遠、更穩。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許多人擁有了絕佳的策略,卻因為缺乏耐心與紀律,而在終點線前功虧一簣。這一課,我們要學習如何讓兩個最強大的力量——「時間」與「紀律」——成為您最可靠的盟友。
1. 複利的力量:讓時間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愛因斯坦曾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這句話絕非誇飾。理解並善用複利,是您能否在投資中實現財富跳躍的關鍵。
- 這是什麼: 複利就是「利滾利」。您第一年賺到的報酬,在第二年會成為新的本金,繼續為您賺取報酬。您的本金就像一顆雪球,只要有足夠長的坡道(時間),它就能越滾越大,最終形成驚人的規模。
- 成功的關鍵要素:
- 盡早開始: 雪球滾動的起點越早,坡道就越長,最終的成果也越驚人。
- 持續投入: 透過定期定額,您不斷地為雪球增加新的雪量,加速其成長。
- 長期持有: 這是複利引擎最重要的燃料。 您必須給予您的投資足夠的「時間」去滾動。頻繁地買賣會不斷打斷複利的效果,就像把一顆剛開始滾動的雪球不斷捏碎重來。
請記住: 在投資中,您賺的錢分為兩種,一種是「本金賺的錢」,另一種是「錢賺的錢」。複利的魔力,就在於讓「錢賺的錢」成為您後期財富增長的主要動力。而要啟動這個魔力,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買進好的資產,然後,耐心持有。
2. 什麼是「再平衡」?為什麼需要定期檢視並調整投資組合?
長期持有不代表「買了就忘」。我們還需要透過「紀律」來定期維護我們的投資組合,確保它不會偏離航道。這個維護的動作,就叫做「再平衡 (Rebalancing)」。
- 這是什麼: 定期(例如:每一季)檢視您的資產配置比例,並透過買賣,將其恢復到您最初設定的目標比例。
- 為什麼需要?假設您最初設定的目標是「60% 股票ETF / 40% 債券ETF」。經過一年的牛市,股票大漲、債券緩漲,您的投資組合可能自然變成了「70% 股票 / 30% 債券」。這時因為股票的佔比較高,您的組合風險已經悄悄地高於您當初的設定。
- 如何執行?要恢復 60/40 的比例,您需要執行以下動作:賣掉一部分「漲多的」股票ETF,然後用那筆錢,去買進「漲少的」債券ETF。
- 再平衡的兩大神奇之處:
- 自動控制風險: 它可以確保您的投資組合,永遠維持在您感到舒適的風險水平上,不會因為市場的漲跌而變得過於激進或保守。
- 強迫你「低買高賣」: 再平衡的本質,就是一個違反人性、但絕對理性的機制。它強迫您在價格高點、眾人貪婪時賣掉一部分獲利資產;並在相對低點時,買進被低估的資產。這正巧是投資獲利的精髓所在。
- 多久做一次?其實對於長期投資者,每季一次的再平衡就非常足夠了。但如果是定期定額買入,那就可以順應這個頻率,每個月調整投入的比例。
這裡給大家一些小建議,大家可以自己腦力激盪去思考一下:
1.再平衡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限定於股票與債券,你也可以同樣都是股票,但分別投入在成長型公司與成熟型公司,舉例來說,NVIDIA與AT&T。又或者都是成長型公司,但分別處於不同的產業,例如科技與生技,但這會是比較激進的作法。
2.再平衡並沒有限定一定是兩個標的,你可以是複數多個標的,但太多標的可能會搞亂自己的步調,請量力而為,或是透過程式來輔助。
3.之前的課程有提過,這裡想要再提醒一次,利用再平衡ETF搭配定期定額,可以做到空間與時間的風險分散。
4.我們來打破思考的框架!雖然講了這麼多關於再平衡的事情,但可不可以不要做再平衡,單純分散在不同的領域就好?當然可以,沒人能硬性規定你應該怎麼做,再平衡只是一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有紀律的低買高賣,但是你如果單筆投入並長期持有,複利仍然會協助你走向財務自由的目標。而且以目前現有的歷史資料來看,長抱VOO可能會比股債再平衡的報酬率要來得高!但基於這是一門投資理財的課程,我仍然得好好地介紹各種方法給各式各樣的人,各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線去走就好,沒有必要被限制應該怎麼做。
重點回顧
- 擁抱複利: 成功的投資需要耐心。請務必長期持有您的核心資產,給予時間這顆雪球足夠長的坡道去滾動。
- 紀律再平衡: 每季一次(或看自身情況自行調整),檢視您的資產配置,並將其恢復到目標比例。
- 高賣低買的智慧: 「再平衡」是一個能幫助您自動鎖定獲利、控制風險,並強迫您做出理性決策的強大機制。
恭喜您!您已經完成了第五單元的全部訓練,掌握了從戰略規劃到長期維護的全套心法。您現在擁有的,不僅是一套投資知識,更是一套能伴隨您一生的財富管理哲學。
接下來,我們將對整個課程做一個總結與回顧,並展望您的投資未來。
我們即將進入課程的最後一個單元:第六單元:課程總結與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