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設定了目標、學會了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現在,您就像一位已經規劃好行軍路線的將軍,接下來要決定的,就是您的部隊要採用什麼樣的「戰法」來攻城掠地。這個戰法,就是您的「投資策略」。
在您配置給「股票」的資金池中,您可以採用不同的風格來挑選具體的公司。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投資策略,但大多數都可以歸結為三大主流派別。了解它們的哲學,可以幫助您找到最適合自己個性的作戰風格。
1. 價值投資 (Value Investing):像個精明的尋寶獵人
- 核心哲學: 「用 5 毛錢的價格,買到價值 1 塊錢的東西。」價值投資者是市場上的折扣獵人,他們專注於尋找那些內在價值被市場先生(Mr. Market)因一時的悲觀情緒而低估的好公司。
- 代表人物: 華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 關注的公司類型:
- 通常是成熟、穩定、獲利可預測的公司。
- 可能因為短期的壞消息或處於冷門產業,導致股價暫時偏低。
- 財務指標上,常有較低的本益比 (P/E)、股價淨值比 (P/B),以及穩定的現金流。
- 投資者的心態:
- 極度耐心: 他們願意等待數年,直到市場最終「發現」這家公司的真實價值,讓價格回歸。
- 獨立思考: 不會隨波逐流,敢在市場恐懼時買進。
- 適合你嗎? 如果你喜歡深入研究公司財報,性格沉穩有耐心,且相信「好公司≠好價格」,那麼價值投資可能很適合你。
2. 成長股投資 (Growth Investing):尋找明日的超級巨星
- 核心哲學: 「不在乎現在有多貴,只在乎未來能成長多少。」成長股投資者專注於尋找那些處於高速擴張階段、未來營收與獲利有望爆炸性成長的公司。他們願意為這種「潛力」支付較高的價格。
- 代表人物: 彼得·林區 (Peter Lynch)、凱西·伍德 (Cathie Wood)
- 關注的公司類型:
- 通常是處於新興產業或破壞式創新領域的公司(如科技、生技、AI)。
- 財務指標上,常有非常高的營收成長率和 EPS 成長率。
- 它們的本益比通常非常高,甚至可能是虧損的(因為公司把所有錢都再投入到擴張中)。
- 投資者的心態:
- 擁抱未來: 對新科技、新趨勢有高度的敏銳度與信念。
- 承受波動: 成長股的股價波動通常非常劇烈,投資者需要有強大的心臟來應對大起大落。
- 適合你嗎? 如果你對未來趨勢充滿熱情,投資期限很長,且能夠承受較高的風險與波動,那麼成長股投資可能是你的菜。
3. 存股策略 / 股息投資 (Dividend Investing):當個安穩的收租公
- 核心哲學: 「不求賺取驚人的價差,只求建立穩定的被動收入現金流。」存股策略的核心是買進那些能夠持續、穩定發放股利的公司,並將拿到的股利再投資進去,創造複利效果。
- 在台灣又稱: 存股
- 關注的公司類型:
- 通常是營運非常成熟、現金流穩定、過了高速成長期的產業龍頭(如電信、公用事業、金融、食品)。
- 財務指標上,會特別關注股息殖利率 (Dividend Yield)是否吸引人,以及過去的「股利發放紀錄」是否穩定且持續成長。
- 投資者的心態:
- 追求穩定: 喜歡每年都能看到實實在在的現金流入帳戶,帶來安全感。
- 長期持有: 將公司股票視為一種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而不是用來頻繁交易的籌碼。
- 適合你嗎? 如果你的主要目標是創造被動收入、為退休做準備,或者你是不喜歡股價劇烈波動的保守型投資人,那麼存股策略會是你的最佳選擇。
重點回顧
- 價值投資: 尋找被市場低估的「便宜好公司」。適合有耐心、喜歡分析的投資人。
- 成長股投資: 投資於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未來之星」。適合風險承受度高、看好未來的投資人。
- 股息投資 (存股): 建立穩定的「現金流資產」。適合追求被動收入、風格保守的投資人。
- 策略非互斥: 你不必只選擇一種。許多成功的投資人會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融合不同策略的元素,例如以 70% 的資金存股,30% 的資金投資成長股。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讓你感到舒服,並且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策略。
當你選定了自己的作戰風格後,還需要定期檢視戰果,並根據戰場的變化做出調整。
我們將要學習:如何追蹤與調整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