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長,變數很多。我們申請信貸時,通常都是在財務狀況最健康、對未來最有信心的時候。但天有不測風雲,失業、生病、家庭變故,都可能讓原本穩定的現金流突然斷裂。
當您發現自己「快要繳不出貸款」時,該怎麼辦?這一課非常嚴肅,但也非常重要。它是您的救生圈,教您在財務溺水時,如何透過合法的官方管道求救,而不是因為慌張而抓住了地下錢莊這根稻草,反而越陷越深。
當您發現下個月的貸款可能繳不出來時,您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恐懼、想逃避,或是想著「以債養債」(去借利息更高的錢來還這筆錢)。
請絕對不要這麼做。
台灣有完善的《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簡稱消債條例),這是一套由法律保障的機制,專門用來幫助「有還款誠意,但暫時無力負擔」的人,能夠有尊嚴地處理債務。
黃金原則:主動面對,切勿逃避
銀行其實比您更怕變成呆帳。如果您遇到困難,主動打電話給銀行,通常都能談。最糟的情況就是「失聯」,一旦失聯,銀行就會啟動催收程序,那時就真的很難挽回了。
當您感到還款壓力時,依據嚴重程度,主要有三個階段的官方解決方案:
階段一:前置協商 (Pre-negotiation) – 坐下來跟銀行談
這是最常見、也是傷害最小的解決方式。當您覺得每個月的月付金已經高到讓您生活困難,但您還沒有完全信用破產時,您可以申請「前置協商」。
- 找誰談?您不需要一家一家銀行去拜託。您只需要找您的「最大債權銀行」(欠最多錢的那一家)。這家銀行會代表所有您欠錢的銀行,統一跟您談一個新的還款方案。
- 談什麼?目標是「降低月付金」。
- 拉長年限: 例如從剩下的 5 年,拉長到 10 年甚至 15 年。
- 降低利率: 銀行可能會同意將原本的高利率,降到一個您能負擔的水平(甚至是 0%)。
- 後果(代價):
- 信用註記: 在協商期間以及還清款項後的一年內,您的聯徵報告上會有註記。這段期間,您無法再申請任何新的信用卡或貸款。
- 優點: 不用上法院,不用宣告破產,只要按時還完協商的金額,信用是可以恢復的。
階段二:更生 (Rehabilitation) – 法院介入打折
如果您欠的錢實在太多(例如:無擔保債務超過 1,200 萬,或者前置協商失敗),您的收入就算一毛不花也還不完,這時就需要法院介入。
- 運作方式:您向法院提出一個「更生計畫」(例如:我每個月薪水 4 萬,扣掉最低生活費 1.8 萬,剩下的 2.2 萬我都拿來還債,持續還 6 年)。
- 核心精神:如果您展現了極大的誠意,法院裁定通過後,只要您乖乖履約還完這 6 年,剩下沒還完的債務,原則上可以「一筆勾銷」。
- 後果(代價):
- 生活限制: 您的生活開銷會受到法院嚴格的監督與限制(不能過奢華生活)。
- 信用註記: 註記時間更長(履約完畢後 4 年),對信用的傷害比協商更大。
階段三:清算 (Liquidation) – 最後的手段
這是最嚴重的一步,通常是因為您已經沒有工作能力,或是資產遠小於負債,完全沒有還款可能。
- 運作方式:法院會把您名下所有的財產(房子、車子、股票)全部拿出來拍賣變現,分給債權人。剩下的債務,法院可能會裁定免責(不用還了)。
- 後果(代價):
- 喪失資格: 您可能會喪失擔任某些職業的資格(例如:律師、會計師、保險業務員、公職人員等)。
- 信用破產: 這是信用紀錄上的死刑,註記時間極長(清算程序終結後 10 年),基本上很難再與銀行往來。
重點回顧
- 當還款出現困難時,千萬不要去借高利貸,也不要失聯,請主動聯繫銀行。
- 前置協商是第一道防線,找最大債權銀行談「拉長年限、降低利率」,代價是信用會暫時被凍結。
- 更生與清算是透過法院介入的法律程序,雖然可能免除部分債務,但對信用與生活的影響非常深遠,是最後的手段。
- 這些機制是為了讓您「重生」,而不是賴帳。所有的方案都建立在您的「還款誠意」之上。
恭喜您!您現在知道了在最壞的情況下,國家法律依然為您保留了出口。這份安全感,能讓您在面對債務時更加理性。
接下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您覺得銀行對您不公平,或是您的權益受損了,您該去哪裡投訴?
我們即將進入:當爭議發生時:你的申訴與救濟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