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有些話先說在前頭,如果你不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可以直接先跳過這個單元,先去看別的單元沒關係。
第一,你交易股票很頻繁,而剛好你交易的股票有相對應的個股期貨,而且該個股期貨的交易量很熱絡
第二,你投資股票的金額很大,大到你開始要考慮節稅的事情
符合以上兩項的人再考慮留下來看這個單元,不然,資金還很小或是交易頻率很低,這個單元的知識對你沒啥幫助。
成本影響投資報酬率
這件事情我們在別的單元也討論過,你付出的成本越少,時間拉長它的影響就越大
股票目前是停徵所得稅,但期貨也是同樣的情況,所以我們不比較,等未來又開徵所得稅的時候我們再來更新這個單元
從交易的角度來看
交易稅
先講稅的部分
股票的交易稅率是賣出時收0.3%,當沖的話則是0.15%
期貨的交易稅率是買進與賣出各收0.002%,用膝蓋想也知道誰高誰低
如果我們以同樣價值來做比較
股票賣出時市值100萬,那你股票交易稅要繳3000元
期貨合約價值若同樣抓100萬,那你期貨交易稅則是繳20元+20元
手續費
剛剛說的稅是要繳給政府的錢,再來講手續費的部分,這是要繳給券商的錢。
股票交易手續費是0.1425%,買賣各收一次,但通常會有折扣,你可以多問多比較
期貨交易手續費不是用%數來算,是用一口多少錢來算,口是期貨交易的單位,就像股票是用張或用股來稱呼
現在券商競爭很激烈,你在網路上多問多比較大概就會知道股票跟期貨的手續費是多少,不是我故意要賣關子不講喔,是講了我會被靠北,所以沒辦法講
但你問完之後再比較一下,你應該會發現股票跟期貨的交易手續費真的差很多,所以你如果是頻繁交易的人,你真的要好好考慮改做期貨交易
從股利的角度來看
投資股票,大家應該有聽過除權息吧!就是公司如果賺錢會有分紅,身為股東你可以領到股息。雖然有免稅額,但超過一定程度還是要課稅,看是併入綜所稅或是分離課稅
以我編寫這個單元時的情況來說,將股利納入綜所稅一起申報,並享有8.5%稅額抵減優惠,但最高抵減上限為8萬元。這種作法適合綜合所得稅級距在20%以下的納稅人,或是年領股利低於94萬元的族群。分離課稅則是將股利從綜所稅中剔除,單獨以28%的固定稅率課稅,與其他綜合所分開計算。那另外還有健保補充費,單次領取超過 2 萬元須繳 2.11%。
以上關於稅率的數字,可能你看到這篇教學的時候又會有調整,請記得提醒我來做更改,或是你自己替換掉數字去計算即可。
那期貨呢?這就有趣了!遇到公司要除權息的時候,你如果是做多(買入)該個股期貨,那麼這會是透過權益數的調整,把這筆錢算進你的帳戶裡,然後變成一份新的合約。簡單的說,你會收到這筆錢,但它不算是股利所以不課稅,也不必繳交健保補充費。這對於高稅率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合法節稅的方式。
總結
我寫這篇介紹不是要跟各位說股票好或是期貨好,而是每個工具各自有各自的優點,所以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沒有要分誰優誰劣
所以回到我一開始說的,你情況符合的話再考慮選用適合你的工具,而不需要因為學到新的知識就去亂用
這樣舉例好了,如果你是小資金的投資人,並且打定主意要用定期定額來做為你的投資方法,那期貨這個工具真的幫不到你呀
但反過來說,如果你高資產並且心裡有在想著該如何節稅,那你不妨思考看看用期貨來取代股票,是否對你更有利
不過我想補充一件事情,我真的鼓勵大家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去瞭解期貨,要不要去交易這之後再說,但多認識一個工具對你而言不是壞事,有時間就去開個期貨戶吧,現在網路開戶很方便的
金句
投資工具不分好壞,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