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避險:股票多頭持有 vs 期貨空單避險

前面我們探討了利用期貨進行方向性交易(趨勢、區間、當沖)以及捕捉價差(套利)的策略。現在,我們要回歸期貨最原始、也最實用的功能——避險 (Hedging)。對於手中持有大量現貨資產(例如股票)的投資人來說,期貨提供了一個極具效率的工具,來管理市場下跌的風險。

「避險」的核心概念,不是為了賺取額外的利潤,而是為了保護您現有資產的價值,使其免受不利價格波動的衝擊。就像您為您的房子購買火險一樣,您不是期望房子失火,而是為了在不幸發生時,能得到補償,降低損失。

期貨市場中最常見的避險應用之一,就是股票投資組合的持有者,利用「賣出」(放空)股價指數期貨,來對沖市場系統性下跌的風險


情境設定:為什麼需要避險?

假設您是一位長期投資者,經過多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個價值 500 萬的台股投資組合,裡面包含了數十檔您精心挑選的績優股。您對這些公司的長期前景充滿信心,不想輕易賣掉它們。

然而,您同時也觀察到,近期的總體經濟數據轉差,國際股市動盪加劇,您擔心台股大盤可能即將迎來一波較大幅度的回檔修正(例如下跌 10-20%)。

如果大盤真的下跌 15%,您的 500 萬股票資產,帳面上可能就會損失 75 萬元。雖然您打算長期持有,但這麼大的帳面回撤依然會讓您感到不安。這時,期貨避險策略就能派上用場。

避險的原理:利用負相關性

這個策略成功的關鍵在於:股價指數期貨的走勢,與您整體股票投資組合的市值,通常存在著高度的正相關性。也就是說,大盤漲,您的股票組合通常也會跟著漲;大盤跌,您的股票組合也會跟著跌。

避險的操作,就是引入一個與您的股票部位「方向相反」的期貨部位。

  • 您的風險來源: 手中持有的股票多頭部位,害怕市場下跌
  • 您的避險工具: 建立股價指數期貨空頭部位,這個部位會在市場下跌獲利

理想情況下,當市場下跌時,您股票部位的虧損,可以被您期貨空單部位的獲利所抵銷(或部分抵銷),從而達到保護整體資產價值的目的。

避險操作的步驟(以台指期為例)

  1. 計算您的投資組合 Beta 值 (β):
    • Beta 值衡量的是您的投資組合相較於大盤指數的波動敏感度。
      • β = 1:代表您的組合波動與大盤同步。
      • β > 1:代表您的組合波動比大盤更劇烈。
      • β < 1:代表您的組合波動比大盤更平穩。
    • 您可以透過一些財經網站或軟體,計算出您整體持股的 Beta 值。如果您有記錄自己資產賺賠%數變化,那也可以直接去與台指期的漲跌%數去做比較,例如過去這一個月台指期漲10%而您的整體投資組合漲20%,那Beta 值就是2。
  2. 計算所需的避險口數 (Hedge Ratio):
    • 所需期貨合約總價值 ≈ (您的股票總市值 × Beta 值)
    • 所需避險口數 ≈ 所需期貨合約總價值 / (期貨指數點位 × 契約乘數)
    簡化範例:
    • 您的股票總市值 = 500 萬元
    • 假設 Beta 值 = 1
    • 當下小台指點位 = 20,000 點
    • 小台指契約乘數 = 50 元/點
    • 所需期貨合約總價值 ≈ 500 萬元
    • 所需小台指避險口數 ≈ 500 萬元 / (20,000 點 × 50 元/點) = 5 口
    • 操作: 您需要在期貨市場上,「賣出5 口小台指期貨。
  3. 監控與調整:
    • 避險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您需要定期檢視您的股票市值變化、Beta 值的變化,以及市場狀況,適時調整您的期貨避險口數。
    • 當您認為市場風險降低時,可以逐步減少或完全平倉您的期貨空單部位。

期貨避險的優點與成本

  • 優點:
    • 無需賣出持股: 讓您可以在不放棄長期潛力的情況下,有效管理短期風險。
    • 效率高、成本低: 相較於賣出再買回大量股票所產生的交易成本與稅負,期貨的交易成本極低。
    • 操作靈活: 可以快速建立與解除避險部位。
  • 潛在成本與風險:
    1. 基差風險 (Basis Risk): 您的股票投資組合的實際漲跌幅,不可能與指數期貨的漲跌幅完全一致(因為 Beta 值不可能永遠是完美的 1,且個股表現會有差異)。這種不完美的連動性所導致的避險效果落差,稱為基差風險。
    2. 交易成本: 建立與平倉期貨部位需要支付手續費與交易稅。
    3. 保證金需求: 建立期貨空單需要存入足夠的保證金。
    4. 錯失上漲機會 (機會成本): 如果市場不如預期地下跌,反而一路上漲,那麼您的期貨空單部位將會產生虧損,這個虧損會吃掉您股票部位的部分獲利。這就是避險的「保險費」。

重點回顧

  1. 期貨避險的目的是利用期貨空單與現貨的負相關操作,來降低現有資產組合的風險,而非追求獲利。
  2. 最常見的應用是股票持有者,透過賣出股價指數期貨,來對沖市場下跌的風險。
  3. 操作前需估算投資組合的 Beta 值,並計算出所需的避險口數
  4. 期貨避險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無需賣股的優點,但需注意基差風險以及可能錯失上漲的機會成本。

恭喜您!您已經完成了第五章,掌握了期貨市場幾種最核心的交易策略,從投機到避險。您現在不僅懂得規則,更擁有了實際作戰的藍圖。

然而,再好的策略,如果沒有搭配嚴謹的風險管理與資金控管,最終都可能走向失敗。

我們即將進入期貨交易中最最重要、攸關生死的一章:第6章:風險管理與資金控管

OP凱文
OP凱文

投資路上的伴讀小書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