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經過五關斬六將,現在,那份厚厚的「貸款合約書」就擺在您面前。銀行專員通常會說:「來,這裡簽名,還有這裡、這裡…」很多人為了趕快拿到錢,看都沒看就簽下去了。
千萬不要這麼做。
這份合約一旦簽下去,就決定了您未來 7 年的權利與義務。這堂課,我們要教您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掃描出合約中對您最不利、最需要確認的「關鍵條款」。
首先,您要有一個認知:銀行的貸款合約屬於「定型化契約」。
- 意思就是: 條款都是銀行預先擬定好的,基本上是「要嘛接受,要嘛拉倒 (Take it or leave it)」,您很難去修改裡面的文字。
-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看? 因為我們要確認**「手寫/填寫」**的部分(如利率、金額)是否與當初談的一致,並且要了解當發生極端狀況(如遲繳)時,銀行會怎麼對付您。
以下是您拿著放大鏡時,必須檢查的三大重點:
重點一:利率的「調整機制」 (The Interest Rate Formula)
您以為簽了 2.5% 的利率,這 7 年就永遠是 2.5% 嗎?錯了。 絕大多數的信貸都是「機動利率」。
- 合約公式:
您的信貸利率 = 定儲利率指數 (Base Rate) + 加碼利率 (Spread)- 定儲利率指數: 這是銀行資金的成本,通常會跟隨央行升息或降息而變動。
- 加碼利率: 這是銀行要賺您的利潤 + 風險貼水。這部分通常是固定的。
- 您要檢查什麼?
- 確認「加碼利率」是否正確: 如果談好總利率 2.5%,當下指數是 1.5%,那您的加碼利率應該是 1.0%。請確保合約上寫的是 1.0%,因為指數會變,但這個 1.0% 是跟著您一輩子的。
- 調整頻率: 銀行是每個月調一次?還是每季調一次?這決定了當央行升息時,您的房貸或信貸利息會多快跟著漲。
重點二:加速條款 (Acceleration Clause) – 銀行的「立刻還錢」按鈕
這是合約中最可怕、威力最強大的條款,通常藏在密密麻麻的文字堆裡。
- 這是什麼:這條款賦予銀行一個權利:當您發生「特定違約行為」時,銀行可以取消原本給您的「分期還款優惠」,要求您「喪失期限利益」。
- 白話翻譯:原本您可以分 84 個月慢慢還,但因為您踩到了紅線,銀行現在宣布合約終止,命令您在三天內,把剩下的 90 萬本金「一次全部還清」!
- 什麼情況會觸發(踩紅線)?
- 遲繳: 通常是連續遲繳本金或利息達一定期限(例如一個月)。
- 票信不良: 您在其他地方跳票,被列為拒絕往來戶。
- 被強制執行: 您的財產被其他債權人(例如別家銀行)查封。
- 注意: 合約通常會寫「任何一期未按時攤還…即喪失期限利益」。雖然實務上銀行通常會先催收,不會馬上啟動這條,但法律上他們有權利這麼做。
重點三:抵銷權 (Right of Set-Off) – 為什麼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這是一個關於「資金安全配置」的重要觀念。
- 條款內容:「立約人(您)同意,若未依約償還債務時,貴行(銀行)得將立約人寄存於貴行之各項存款…逕行抵銷…」
- 白話翻譯:如果您欠 A 銀行錢還不出來(例如信貸遲繳),A 銀行不需要經過法院判決,也不需要通知您,就可以直接從您在 A 銀行的「存款帳戶」裡,把錢扣走拿去抵債。
- 實戰策略:為了避免因為一時的疏忽或周轉不靈,導致您的生活費瞬間被銀行扣光,強烈建議採取「貸存分離」策略:
- 貸款銀行 (A銀行): 這裡只放每個月要扣款的錢。
- 存款/緊急預備金銀行 (B銀行): 您的主要積蓄、生活費、緊急預備金,請放在另一家沒有貸款關係的銀行。這樣即使發生最壞的情況,B 銀行的錢暫時還是安全的,讓您有緩衝時間處理債務。
重點回顧
- 定型化契約雖難以修改,但您必須確認關鍵數字(金額、加碼利率、綁約期)是否與口頭承諾一致。
- 機動利率是常態,請確認您的「加碼利率」數值,這是決定您未來利息負擔的關鍵基數。
- 加速條款是銀行的核按鈕,一旦嚴重違約,銀行有權要求您一次還清所有餘額。
- 抵銷權賦予銀行直接扣您存款的權力。請務必執行「貸存分離」,將貸款戶與存款戶分開,保護您的緊急預備金。
恭喜您!您已經完成了第三單元,學會了看懂成本、選擇還款方式、並看穿合約的陷阱。您現在已經具備了申請信貸所需的所有硬知識。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第四單元,探討一個更嚴肅的話題:如何在這個充滿誘惑與風險的信貸世界中,保護自己不掉入債務的泥沼,以及如何識別那些針對借款人的詐騙。
我們即將進入 第四單元:風險管理篇 – 避開陷阱,保護自己。